• 正文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推動8吋SiC量產,國內企業(yè)又解決一大難題

2024/02/07
2942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業(yè)界普遍認為,SiC MOSFET大規(guī)模替代的硅基IGBT的臨界點是價差縮小至2.5倍以下,而實現(xiàn)這一預期的關鍵在于降低SiC襯底成本,而高質量、大直徑的8英寸SiC襯底片是降低SiC MOSFET器件成本的有效途徑。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26家企業(yè)實現(xiàn)了8吋SiC單晶生長的研發(fā)突破,其中包括16家中國企業(yè)。然而8吋SiC晶體的批量生產難度較大,還有眾多技術難題需要克服,直徑從6英寸增加到8英寸,除了缺陷會增多外,襯底電阻率的不均勻性也是一大難題。

根據山東大學的說法,碳化硅企業(yè)通常是通過PVT法在4°偏角籽晶上生長8英寸N型4H-SiC單晶。電阻率測繪評估結果顯示,標準的6英寸襯底片電阻率不均勻性通常為1.2%,而常見的8英寸SiC襯底片的電阻率不均勻性則高達4.8%。

而最近,山東大學和南砂晶圓團隊宣布,他們實現(xiàn)了8吋SiC單晶生長技術新的突破,其電阻率不均勻性已接近6英寸襯底。

根據該團隊于1月17日發(fā)布在國際期刊上的最新文獻,8英寸SiC晶體電阻率不均勻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隨著SiC晶體直徑的增加,熱場的不連續(xù)性會導致形成小面(facet)。由于小面效應,從而導致小面區(qū)域的氮摻雜濃度高于其他區(qū)域。

而他們通過調整生長條件優(yōu)化熱場,獲得了近乎平坦且微凸的8英寸SiC晶體生長界面。所生長的8英寸SiC襯底片電阻率均勻性顯著改善,不均勻性降低至1.6%,相較于之前的4.8%約降低了66.66%,與標準6英寸襯底片非常接近。

電阻率均勻性是用于功率器件的4H-SiC襯底的關鍵參數。4H-SiC襯底不均勻性較大時,在制造器件時會導致垂直SiC功率器件的導通電阻發(fā)生變化。由于氮摻雜濃度的不均勻性而引起的襯底電阻率的不均勻性,也會導致襯底與外延層之間存在較大的失配,從而導致外延層中引入失配位錯。因此,為了確保功率器件的高性能,必須獲得表面電阻率均勻徑向分布的導電襯底。

值得注意的是,8英寸導電SiC的電阻率受生長過程中溫度的影響,在較高溫度下,氮摻雜量顯著減少,從而會導致SiC的電阻增加。晶體生長表面的徑向溫度梯度會導致晶體邊緣的氮摻雜量比中心低,電阻率比中心高。而且隨著晶體直徑的增大,徑向溫度梯度增大,這使得氮摻雜和電阻率不均勻的問題更加明顯。因此,在8英寸N型SiC量產中實現(xiàn)均勻的電阻率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大挑戰(zhàn)。

為了成功克服生長8英寸N型SiC晶體的挑戰(zhàn),必須精確控制物理環(huán)境,特別是熱場。此外,必須仔細設計和優(yōu)化晶體生長坩堝,并建立適當的生長工藝參數,以獲得高質量的晶體。

該團隊在文獻中表示,他們借助VR-PVT軟件獲得的熱場模擬結果,對組裝結構進行優(yōu)化,成功生長出表面幾乎平坦、只有小面的8英寸SiC單晶。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平坦的微凸表面降低了非表面區(qū)域的臺階高度,從而減少了雜質進入這些區(qū)域,導致載流子濃度增加并改善了晶體的電阻率均勻性。

測試結果表明,他們的8英寸SiC襯底片電阻率均勻性良好,最大電阻率為0.02187 Ω-cm,最小電阻率為0.02069 Ω-cm。電阻率變化僅為1.61%,分布更加均勻,滿足0.015~0.025Ω-cm的行業(yè)要求。這些結果表明,晶體不同區(qū)域的電阻率沒有顯著變化,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整體電阻率均勻性。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據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744042006 1 Wurth Elektronik General Purpose Inductor, 6.8uH, 30%, 1 Element, Ferrite-Core, SMD, 1919, ROHS AND REACH COMPLIANT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1.35 查看
RCNL25R0F02R0KTT 1 American Technical Ceramics Corp RC Network
$9.53 查看
8655MH1501BLF 1 Amphenol FCi D Subminiature Connector
$4.08 查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