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時候,我看到了英特爾CEO布萊恩·科茲安尼克就其公司為競爭對手開放移動芯片代工的解釋??破澃材峥嗽趩柎饡咸貏e指出,英特爾愿意為在移動處理器領域的直接競爭對手制造芯片。理由是,股東希望公司抓住移動芯片市場盡可能多的收入和利潤。
從短期的利潤獲取角度來看這個策略是可以的,但是它完全忽略了給予競爭對手更好的技術帶來的長期的影響。
移動處理器領域的競爭對手正試圖大舉進軍英特爾核心市場
在移動芯片市場,有兩個主要的芯片供應商: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這些公司主要從銷售應用處理器,連接芯片和集成解決方案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來獲得收入和利潤。
不過,高通已經(jīng)宣布,它正在設計進入數(shù)據(jù)中心市場的產(chǎn)品,要和英特爾同臺競爭。如果聯(lián)發(fā)科也決定要在服務器市場發(fā)力,我也不會覺得驚訝。
所以,如果英特爾想要不給其中的一家競爭對手代工(或兩者),它會在競爭對手想要做的哪些方面做限制?換句話說,英特爾可以只給高通制造移動端使用Snapdragon,然后告訴它服務器部分就別想了,因為和英特爾使用的是相同的知識產(chǎn)權?
英特爾當然不會為了獲得每單片幾十元美元的晶圓代工收入,而把其優(yōu)質的每片能產(chǎn)生數(shù)百美元收益的Xeon處理器置于危險的境地。
?
移動市場競爭的關鍵是什么?
即使我們假設英特爾不會把它的核心盈利因為一些代工的收入置于危險境地,只為競爭對手制造移動處理器,那么投資者也要詢問英特爾是否應該在自己的移動芯片方面作大量投資。
事實上,英特爾過去經(jīng)常告訴投資者,它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它是一個集成設備制造商。換句話說,它設計和生產(chǎn)自己的芯片。這在理論上,給了英特爾一個很好的成本結構,因為它并不需要支付外部代工合作伙伴的利潤。
這說明英特爾是基本承認了在移動市場的失?。侩y道說,它對它產(chǎn)品開發(fā)團隊和移動產(chǎn)品線沒有一點信心,以至于對競爭對手開放為它們制造芯片來保持它的制造工廠的運作?
事實上,我認為“非此即彼”
在問答會上,科茲安尼克被問及是否英特爾面臨一個“非此即彼”的情況:為競爭對手制造移動處理器還是專注于自己的內部設計。
科茲安尼克認為,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局面,市場足夠大(英特爾的市場份額非常小),公司可以同時追求。不過,我根本不同意他的看法。
如果英特爾讓其代工客戶使用其crown-jewel制造技術,那么這些客戶在移動處理器設計方面會有更多的經(jīng)驗,最終將抹殺英特爾內部移動處理器的設計。
英特爾要么利用其制造技術來限制其競爭對手,要么裁減其內部移動設計部門,致力于服務移動代工客戶。
更多有關英特爾的資訊,歡迎訪問與非網(wǎng)英特爾專區(qū)
?
與非網(wǎng)編譯,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