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硅光子賦能量子計算和光神經網絡,助飛計算新時代

2022/03/22
442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在過去二十年間,絕緣體上硅(SOI)襯底技術一直是硅光子集成電路的重要基石。SOI 不僅助力硅光子在數據中心互連領域獲得商業(yè)成功,也助推了高速光收發(fā)器的大規(guī)模應用。如今,新一代計算市場不斷擴張,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許多新興應用也開始大規(guī)模接入硅光子平臺及其背后成熟的生態(tài)。例如,面向消費者的醫(yī)療保健監(jiān)測設備的傳感、基于激光雷達(LiDAR)的圖像傳感器,以及光學量子計算和光神經網絡

本文將著重介紹基于光子學的新型計算架構,包括光神經網絡和量子信息處理。為了滿足新應用不斷變化的需求,Photonics-SOI 優(yōu)化襯底的設計以及 Smart-Cut? 工藝不斷演進,以解決大批量制造、良率、成本效益等問題。

具體而言,要將光子應用于經典計算以及量子信息處理,需要高密度的芯片級集成,從而使每單位芯片面積都擁有日益復雜的光學功能。從這個角度而言,諸如頂層硅均勻性、表面平整度、局部缺陷、晶圓形狀等幾何參數都需要遵循這些需求。

(上圖)終端應用領域及市場趨勢推動硅光子的技術發(fā)展

硅光子用于神經網絡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光纖基礎設施一直被用于長距離的通信信號傳輸,因為相比銅基電纜,光纖的帶寬容量更大、數據速率更高,且延遲更低。從那時起,高能效光互連就不斷滲入重要的電信網絡,直至進入數據中心環(huán)境中的機架到機架數據鏈路。

與之極為相似的是,全光計算(all-optical computing)還可以用來實現更快的計算,而其功率預算僅為傳統(tǒng)數字電子計算架構的一小部分。換言之,以通過光來傳輸數據與計算數據完全不同。現在的數字計算機是基于晶體管的,這是一種高度非線性器件,它可以打開和關閉電子信號,并構成邏輯門的基本構建塊。而光子器件(除了激光器和電吸收調制器)通常線性度極高,這意味著其輸出與輸入成正比關系,就像在模擬域一樣。

然而,讓計算機能夠直接從圖像、文本或聲音中完成分類任務,且越來越流行的深度學習算法主要依賴線性代數。通過級聯不同級別(stage)的線性集成光子器件,如分束器和馬赫-曾德爾(Mach-Zehnder)干涉儀,線性代數能夠以更快、更節(jié)能的方式運算。這些級即構成了光神經網絡(Optical Neural Network ,ONN)的相應層。通過這種方式,僅僅依賴從 ONN 一端流向另一端的光,即可完成順序矩陣的乘法或轉置。

硅光子賦能 ONN
硅光子領域目前已具備商用能力,眾多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也隨之誕生。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 Lightmatter 和 Lightelligence 正在開發(fā)基于硅光子馬赫-曾德爾干涉儀方法的光神經網絡加速器。Lightmatter 預計能在不久的將來開售采用這種硅光子芯片的光學加速器板。

?

(上圖)由多個用于完成線性代數計算的層組成的神經網絡示意圖。 (右下圖)神經網絡的光學實現(ONN)利用了級聯并互連的定向耦合器、分束器以及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硅光子器件,這些器件均在 Photonics-SOI 襯底上制造。當光從輸入端(激光輸入)移動到輸出端(光電探測器陣列輸出電信號)時,會經過由線性硅光子器件和電路實現的幾個層級(stage或layer),這些層級可完成線性代數運算。

硅光子用于量子信息處理
量子技術現在已發(fā)展成為一個嶄新的應用領域,它利用量子力學原理來解鎖全新的功能。在量子力學系統(tǒng)中對信息進行編碼,繼而處理、存儲和傳輸的可能性,將為不同的技術領域帶來巨大突破,例如計算、通信、計量、傳感,甚至制造技術。與此同時,數量眾多的量子解決方案初創(chuàng)公司,以及谷歌、IBM、英特爾微軟東芝等行業(yè)巨頭們無不齊頭并進地大力投資于量子技術。

在 200 mm Photonics-SOI 優(yōu)化襯底上實現的量子非線性硅光子器件光學圖像。該器件具有兩個線性非耦合跑道型諧振器。第二張圖像去掉了電路,并疊加顯示了被金屬覆蓋的波導位置(參考來源:Sabatoli等,Phys. Rev. Lett. 127, 033901, 2021)。

盡管超導量子計算機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有所發(fā)展,但當系統(tǒng)擴大規(guī)模時,超導量子比特(經典數字比特位的量子對應物)之間的連通性仍然是一個挑戰(zhàn)。另外,這種系統(tǒng)的工作溫度低于 -272°C ,冷卻系統(tǒng)以設置并測量量子比特狀態(tài)所需的儀表裝置極其復雜,這也對超導量子計算架構的擴展帶來無法忽視的技術障礙。

在所有技術中,硅光子被認為對工業(yè)和商業(yè)應用最具吸引力。集成光子學包括了對數千種光子器件的芯片級集成,從而使其能夠產生、控制并檢測光。絕緣體上硅(SOI)光子集成電路平臺提供了相當的架構復雜度來實現量子光子技術,同時具備各種集成可能性,包括在芯片上集成單光子源和糾纏光子源,以及電光相位調制器、濾光器甚至單光子探測器。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講,硅光子被公認為一項關鍵技術,因為它可以利用成熟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制造工藝,從而以低成本和高吞吐量實現復雜光電路和系統(tǒng)的商用。另外,它本質上能與 CMOS 邏輯和數字電路共集成,能夠為光電路提供片上電子驅動器和數據處理功能。而且,硅光子還能夠集成其他光子材料,如 SiN 和 III-V 半導體。也由此可見,絕緣體上硅(SOI)平臺可以通過其他材料得到極大的豐富,同時能保持低成本制造、更高吞吐量和功能復雜度的可擴展性等。

最后,在高級計算方面,集成光子學也逐漸被視為量子信息處理的有效平臺。例如,由于光子在室溫下具有較長的相干時間,因此在量子密碼學中,光子可以作為信息向量,并且它們還能夠通過現有的光纖基礎設施進行傳輸。如上圖所示,通過時間-能量糾纏實現光子對的量子相關性已經在 SOI 平臺上通過硅環(huán)和跑道型諧振器得到了證實,再結合在 SOI 波導中可實現的足夠大的有效光學非線性,發(fā)射器的占位面積也將比非光子源減少幾個數量級。

Soitec 的 Photonics-SOI?
通過應用已獲得專利的 Smart-Cut 技術,Soitec 多年來一直在為多個客戶提供量產的8英寸和12英寸 Photonics-SOI 產品,尤其面向硅光子收發(fā)器和數據中心光互連市場。

除了上述基于 Smart-Cut 的 Photonics-SOI 襯底以外,Soitec 還提供將 Smart-Cut SOI和硅外延再生相結合的 SOI + EPI 技術,該產品面向總厚度僅幾微米的頂層硅,目前可用于早期客戶樣品的開發(fā)和小批量生產。此外,Soitec 還可為客戶提供 Photonics-SOI 的定制服務。

作者:Corrado Sciancalepore,Soitec 全球業(yè)務部光子材料專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