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熱電效應原理 熱電效應主要有哪三個定律

2023/07/03
575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熱電效應(Thermoelectric Effect)是指當兩種不同材料形成接觸時,在溫度梯度下產生的電壓差或電流。這種效應可以將熱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或者通過施加電壓使材料產生溫度差。熱電效應在能源轉換、溫度測量和制冷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 熱電效應原理

熱電效應的原理基于材料內部電荷載流子的熱運動和熱傳導特性。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熱電效應:

1.1 Seebeck效應

Seebeck效應是最常見和廣泛應用的熱電效應之一。當兩種不同材料形成接觸,并且溫度梯度存在時,由于載流子的熱運動,將會引起電荷的偏移,從而導致電勢差的產生。這個電勢差就是Seebeck效應產生的熱電勢。熱電勢的大小與溫度梯度和材料的熱電系數(shù)有關。

1.2 Peltier效應

Peltier效應是另一種重要的熱電效應。當通過一個閉合電路施加電流時,當電流通過兩種不同材料的接觸點時,會在接觸點處發(fā)生熱量的吸收或釋放。這是由于電流攜帶的載流子在受到電場力的作用下,在材料中進行熱運動而產生的。Peltier效應可實現(xiàn)將電能轉化為冷熱能。

1.3 Thomson效應

Thomson效應是熱電效應中的另一種變體。它描述了當電流通過一個均勻材料時,由于載流子的熱移動導致溫度的變化。不同于Seebeck效應和Peltier效應,Thomson效應主要關注材料內部的溫度變化情況。Thomson系數(shù)決定了在給定電流下材料的溫度變化程度。

2. 熱電效應主要有哪三個定律

熱電效應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定律來描述和解釋:

2.1 第一熱電定律(Seebeck定律)

第一熱電定律,也稱為Seebeck定律,規(guī)定了熱電勢與溫度梯度之間的關系。根據(jù)該定律,熱電勢正比于溫度梯度,并且和材料的熱電系數(shù)有關。熱電勢的方向由所使用的兩種材料的特性決定。

2.2 第二熱電定律(Thomson定律)

第二熱電定律,也稱為Thomson定律,描述了在恒溫條件下的熱電效應。根據(jù)該定律,處于恒溫狀態(tài)的導體中不存在熱電勢差。換句話說,在材料內部不存在溫度梯度時,不會產生熱電效應。

2.3 第三熱電定律(Peltier定律)

第三熱電定律,也稱為Peltier定律,描述了電流通過兩種不同材料形成接觸點時產生的熱量變化情況。根據(jù)該定律,通過接觸點的電流引起的熱量變化與電流方向和材料性質有關。當電流方向與電子流動方向相同時,會吸收熱量;而當電流方向與電子流動方向相反時,會釋放熱量。Peltier定律還表明,熱量的產生和吸收量正比于電流的大小。

綜上所述,熱電效應是指在溫度梯度下,兩種不同材料形成接觸時產生的電壓差或電流。它包括Seebeck效應、Peltier效應和Thomson效應。第一熱電定律(Seebeck定律)描述了熱電勢與溫度梯度之間的關系;第二熱電定律(Thomson定律)說明了在恒溫條件下沒有熱電勢差;第三熱電定律(Peltier定律)指出了通過接觸點的電流引起的熱量變化規(guī)律。熱電效應的研究和應用對于能源轉換、溫度測量和制冷技術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并為我們深入理解熱與電之間的耦合現(xiàn)象提供了基礎。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shù)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shù)據(jù)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DSPIC33EP512MU814-I/PL 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16-BIT, FLASH, 60 MHz, MICROCONTROLLER, PQFP144, 20 X 20 MM, 1.40 MM HEIGHT, LEAD FREE, PLASTIC, LQFP-144
$12.18 查看
HFW1201K45 1 TE Connectivity POWER/SIGNAL RELAY, DPDT, MOMENTARY, 0.038A (COIL), 26.5VDC (COIL), 1003mW (COIL), 2A (CONTACT), THROUGH HOLE-STRAIGHT MOUNT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41.66 查看
320571 1 TE Connectivity (320571) PIDG R 22-16 COMM 22-18MIL 1/4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0.3 查看

相關推薦

電子產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