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通信圈的大事兒,那一定是2025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5)啦!
作為全球科技發(fā)展的風向標,MWC2025匯聚了全球2700多家頂尖科技企業(yè)和創(chuàng)新公司,共有344家中國科技企業(yè)參加。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中興通訊、中國信科、長飛等中國企業(yè)均設立了展位并有重磅產品、解決方案發(fā)布。AI與5G-A深度融合以及AI在終端設備、行業(yè)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成為本屆大會的展示及發(fā)布重點。
但去現場的小伙伴發(fā)現,這一屆MWC,少了以往“畫餅”的那些科幻噱頭,各大廠商都走起了“務實派”,用實打實的技術革新與落地應用勾勒AI未來。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評一評MWC 2025上那些技術新品和熱詞,看看通信行業(yè)的未來到底要怎么“卷”!
中國電信:量子安全基建“低調布局”背后的降維打擊
中國電信以“AI聚數智星辰啟未來”為主題亮相MWC2025,通過AI+基礎設施、星辰·基礎大模型、星辰·行業(yè)大模型、AI家庭及AI低空經濟等五大分區(qū),全方位展現中國電信在全球AI浪潮中的技術突破和創(chuàng)新成果。
其中,中國電信的量子安全基礎設施格外引人關注,通過地面量子城域網、量子骨干網和空域的量子衛(wèi)星,中國電信構建起跨域互通、天地一體化的分布式量子密碼服務能力,打造全球首個具備量子優(yōu)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臺“天衍”。目前,“天衍”已實現底層計算資源規(guī)?;墸抡鏅C性能國際領先。
AI點評:乍一看,在這場全球移動通信“風向標”盛會MWC上,中國電信展示的量子安全基礎設施似乎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環(huán)。實則通過地面量子城域網、量子骨干網以及空域的量子衛(wèi)星構建起無縫覆蓋的全球服務網絡,野心勃勃的布局背后,是對傳統地緣壁壘的精準爆破。“全球首個”這種口號背后靠的還是硬實力,看似狂妄,實則為化學、氣象、機器學習、醫(yī)藥研發(fā)和新材料開發(fā)等領域的發(fā)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支持——誰說低調布局就不能一飛沖天?
中國移動:無人機“畫餅”畫到外太空
中國移動以“數智共生智聯未來”為主題參展,展廳設計以絲綢之路的軌跡為靈感,營造科技與傳統融合之感,設置多個展臺篇章,聚焦人工智能、5G-A、6G、天地一體、物聯網、算力網絡等前沿科技領域,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現中式之“形”和創(chuàng)新之“魂”結合之美。
其中,新興產業(yè)方面,中國移動展示了5G網聯無人機系統,利用5G蜂窩網絡取代傳統的自建通信鏈路,實現無人機的超視距遠程控制和實時海量信息傳輸。此外,中國移動推動衛(wèi)星和地面全方位融合,目標是通過一套技術建設一張網絡,實現一部終端的天地網絡無縫漫游。
AI點評:張口閉口就是“5G賦能”,就好像只是給無人機換了張“網絡SIM卡”,甚至腦海里瞬間浮現出“換個網絡連接無人機”這種再平常不過的念頭??烧l曾想,中國移動居然用5G蜂窩網絡把傳統自建通信鏈路給“掃地出門”,直接讓無人機從只能在眼皮子底下轉悠的“小跟班”,搖身一變成為能超視距遠程控制、實時海量傳輸信息的“超級特工”了。
更夸張的是,中國移動“畫餅”畫到外太空,搗鼓著用一套技術打造一張能讓一部終端在天地網絡間無縫漫游的“夢幻網絡”。原本以為只是科技秀里的一個“小配角”,沒想到這是要上演一出從默默無聞到震撼全場的逆襲大戲啊!
中國聯通:元景大模型好似AI“變形金剛”
中國聯通展臺以“聚智·融合·創(chuàng)新”為航標,化身為一座流動的“數字方舟”,“AI能力與應用”“網絡創(chuàng)新與能力開放”“全球數字化”三大展區(qū)15個展項交織成科技的“共振場”。從突破10Gbps的5G-A疾速體驗到跨越星空的衛(wèi)星直連,從會思考的AI網絡到讓文物“活起來”的數字云展,在這場科技盛宴中,世界的聯接正被重新定義。
在AI能力與應用展區(qū),聯通元景“1+1+M”大模型與可信數據資源空間“C”位亮相,以數智融合為核心,為千行百業(yè)提供“數據+模型”雙底座支撐。該體系源于中國聯通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形成的數智系列產品,包括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平臺+M個行業(yè)大模型應用及一體化可信數據服務平臺,擁有模型庫、數智工具箱、原生應用商店等板塊,為民生、醫(yī)療、教育、文博文創(chuàng)等多個領域提供強大的智能服務。
AI點評:表面看元景大模型像極科技圈“縫合怪”——“1+1+M”架構配“數智工具箱”,從基礎模型到行業(yè)應用全壘打,活似AI版“瑞士軍刀”??杉毱凡虐l(fā)現,這竟是專治行業(yè)痛點的“萬能膠”,在鋼廠玩AI質檢、給港口裝“智慧腦”,甚至用多模態(tài)模型給文物“一鍵美顏”補全千年紋樣。
當友商忙著秀參數時,聯通已把大模型拆成樂高式工具包——企業(yè)選模型、改模型、用模型一氣呵成。果然,能幫實體產業(yè)“少跑腿、多省錢”的AI,才是巴展“數字方舟”里最硬的船票。
華為:5G-A“炒冷飯”炒出滿漢全席
華為展區(qū)展示了業(yè)界首個“AI-Centric 5G-A架構”,帶來了全系列、全場景的5G-AA產品解決方案,助力全球運營商打造以AI為核心的5G-A網絡。在MWC2025期間,華為發(fā)布AI-Centric 5.5G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通過意圖驅動滿足移動AI時代的三大變革需求。AI-Centric 5.5G首批推出GigaGear、GreenPulse、GainLeap,實現用戶體驗提升、網絡提質增效和商業(yè)開源增收。
AI-Centric5.5G解決方案的技術參數展現出華為在研發(fā)上的戰(zhàn)略深度與技術積累。其中,GiGaGear的調度效率相較傳統模型提升了30%,GreenPulse方案則以智能體協同的方式簡化了運維流程,實現了自適應的網絡運營,降低了運營商的成本;GainLeap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動態(tài)調整運營策略,預計此舉將為全球運營商的收益帶來20%至35%的增幅。
AI點評:又是Green、又是“0 Bit 0 Watt”,仿佛5G-A的八大創(chuàng)新實踐只是“炒冷飯”??上崎_鍋蓋才發(fā)現,這鍋冷飯竟用GigaGear猛火快炒——網絡調度效率暴漲30%;GreenPulse智能體協同更絕,半夜告警工單直接腰斬,讓運維小哥的頭發(fā)少掉一半;GainLeap表面說“動態(tài)調策略”,實則給運營商開了印鈔外掛,CAPEX直降20%——這哪是技術迭代?分明是給全球運營商發(fā)“續(xù)命紅包”。
中興通訊:AI“自助餐廳”的硬核浪漫
中興通訊以“AI for All”為主題,攜全隊列多形態(tài)AI終端亮相于MWC2025,向全球展示了其在AI驅動的全場景智慧生態(tài)方面的最新成果。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通訊在業(yè)界首次提出了“AI Together”的理念。這一理念旨在通過星云引擎智能調用多種專家大模型,實現AI大模型的系統級整合,讓手機自動選擇最合適的專家來解決問題。作為“AI Together”理念之下推出的首款新品,努比亞Flip 2不僅內嵌了DeepSeek大模型,還支持輕聲喚醒AI萌寵的語音交互新方式,具備擬人化聊天、問答等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更多情緒價值。
AI點評:疊屏配游戲本、AI萌寵搭專家模型,活脫“AI全家桶”強行拼盤。連“AI Together”理念都像把星云、DeepSeek等模型扔進攪拌機,主打一個“萬物皆可AI拌飯”??蓢L過才知道是道硬菜:努比亞Flip 2把6710億參數大模型塞進掌心,輕聲一句“乖崽”就能召喚方言翻譯官,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中國信科:橫跳于5G、6G之間,卻成行業(yè)救星
中國信科攜5G/6G技術創(chuàng)新方案、新一代全光網、AI賦能、數智化應用等領域最新成果,以“連接數字化美好未來”為主題亮相展會,全方位展現中國信科全球通信領域領先者的創(chuàng)新實力與行業(yè)影響力,為全球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信科積極將AI應用于通信網絡,通過網元、網管、云端的三層AI賦能,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網絡。特別是創(chuàng)新提出的面向6G的智能內生架構,基于Hinet大數據平臺和自主研發(fā)的“領航”大模型,聚合機器視覺、模擬仿真、生成式等多種AI能力,打造了網絡數字孿生、意圖驅動網絡等一系列網絡AI原生應用,為網絡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AI點評:在5G和6G之間反復橫跳,又是“5.5G智能工廠”又是“6G星地融合”,中國信科活像通信圈的“技術釘子戶”。展臺上堆滿“三層五面架構”“智能超表面天線”等術語,乍聽仿佛在給網絡工程師開黑話補習班。當別家狂吹“空天地海一體化”時,中國信科默默給新疆礦卡裝上C-V2X系統,硬把礦區(qū)事故率砍了一半——果然,能幫礦工保命的創(chuàng)新,比元宇宙PPT實在多了。
創(chuàng)新不在“顛覆”,而在“實用”。2025 MWC看似少了些“元宇宙”“腦機接口”的科幻噱頭,但中國廠商用5G-A精耕、AI落地證明:真正的技術突破,往往藏在運營商賬單縮水的數字里,在工廠良率提升的百分比中。畢竟,能讓全球客戶心甘情愿掏錢的創(chuàng)新,才是商業(yè)與技術最性感的共振。
免責聲明:以上銳評均由AI負責,跟我們沒關系,啊喂!
作者:梅雅鑫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梅雅鑫
監(jiān)制: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