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號稱達到Level 3自動駕駛級別的奧迪A8,為啥沒有采用英偉達的Drive PX處理器

原創(chuàng)
2017/07/18
1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奧迪宣稱 A8 是第一款量產(chǎn)的自動駕駛汽車;

奧迪 A8 為什么不采用英偉達的 Drive?PX;

奧迪宣稱 A8 是第一款量產(chǎn)的自主駕駛汽車
近日,奧迪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奧迪峰會上發(fā)布了公司 2018 年的旗艦車型 -A8。奧迪在新聞稿中表示:

“最新一代的 A8 是首款專為高度自動駕駛而開發(fā)的量產(chǎn)型汽車。當汽車在快車道或者由物理障礙隔離出相鄰行車道的高速公路上遇到交通堵塞,以低于 60 公里 / 小時(37.3 英里 / 小時)的速度緩慢行駛時,奧迪 AI 交通堵塞領航員可以接管汽車駕駛。可以通過汽車中控臺上的 AI 按鈕自主駕駛系統(tǒng)。

奧迪交通堵塞領航員能夠自動地啟動車輛、加速、轉(zhuǎn)向和剎車,司機不再需要長時間地監(jiān)控汽車,他們可以把手從方向盤上拿開,進行觀看車載電視等其他活動,一旦車速達到閾值或者自主駕駛系統(tǒng)負荷超標,便會要求駕駛員重新接管駕駛?cè)蝿?。?/p>

英偉達在新聞稿中強調(diào)了其技術在奧迪 A8 上的各種應用。英偉達表示,英偉達的芯片不僅應用到了管理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載中央計算機中,新的虛擬駕駛艙和信息娛樂系統(tǒng)中也可以找到英偉達芯片的身影。

對于 A8,英偉達比奧迪更加激進,它聲稱 A8 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量產(chǎn)的 Level?3 自動駕駛汽車”,特斯拉可能也會面臨自動駕駛等級的界定問題。查看了 SAE 關于自動駕駛等級的官方定義后,我認為特斯拉的 Enhanced?Autopilot 已經(jīng)達到了 Level?3,而且它還在不斷的進化中。

在這里,我不想爭論關于自動駕駛等級的定義。奧迪可以在最高達 37 英里每小時的速度下通過自主駕駛系統(tǒng)操控汽車,奧迪表現(xiàn)出對其系統(tǒng)的足夠自信,聲稱駕駛員可以把駕駛?cè)蝿战唤o自主駕駛系統(tǒng),然后去使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不過,必須保證使用這些系統(tǒng)時可以及時收到汽車的警報信息。

為什么 A8 未采用英偉達的 Drive?PX
A8 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使用的是奧迪定制開發(fā)的名為 zFAS 的處理器。ZFAS 是奧迪、Mobileye、英偉達和德爾福合作的成果,該處理器的發(fā)布時間為 2015 年 3 月。ZFAS 集成了 Mobileye 的 EyeQ3 處理器和來自英偉達的“新”(就當時而言)Tegra?K1。在發(fā)布公告時,奧迪展示了原型硬件,如下圖所示。

這表明,在發(fā)布之前,zFAS 團隊可能已經(jīng)設計了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換句話說,奧迪第一臺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始于 2014 年,英偉達當時也參與其中。

這也佐證了我一直以來關于汽車行業(yè)的觀點,即汽車的出貨時間會影響硬件開發(fā)的進度。zFAS 的設計始于 2014 年,而 32 位版本的 Tegra?K1 的推出時間為 2014 年第二季度,64 位版本的推出時間為 2014 年第三季度。

奧迪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之所以沒有使用 Drive?PX,是因為在 2014 年時英偉達還沒有發(fā)布 Drive?PX。事實上,根據(jù) zFAS 的時間表,英偉達很可能在與奧迪的合作中獲得了關于 Drive?PX 的想法,第一款 Drive?CX 和 PX 系統(tǒng)是于 2015 年在 CES 上推出的。

不過,并沒有太多的證據(jù)表明奧迪第一版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使用了很多 Mobileye 的技術,特斯拉的第一個自動駕駛系統(tǒng)也是如此。要注意,我們今年看到的任何汽車制造商使用的都是幾年前的技術,不過,特斯拉除外。

奧迪美國區(qū)總裁 Scott?Keogh 參加并為英偉達 CEO 黃仁勛在 CES?2017 上的主題演講站臺,他們提到奧迪和英偉達已經(jīng)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合作。當然,奧迪與英偉達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并不意味著奧迪有義務使用下一代 Drive?PX?3,而且,我認為奧迪正在密切關注英特爾 /Mobileye 的合作伙伴關系將如何發(fā)展。

像大多數(shù)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奧迪也將致力于在 2020 年左右形成最成熟、最有能力實現(xiàn)汽車量產(chǎn)的技術,Drive?PX?3 顯然在這個技術之列。
更多有關英偉達的資訊,歡迎訪問 與非網(wǎng)英偉達專區(qū)

與非網(wǎng)編譯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shù)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shù)據(jù)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TLE6209RAUMA2 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rush DC Motor Controller, 7A, NMOS, PDSO20, GREEN, PLASTIC, SOP-20
暫無數(shù)據(jù) 查看
AD694ARZ 1 Analog Devices Inc 4-20mA Monolithic Current Transmitter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16.95 查看
LTC6995IS6-2#TRM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LTC6995IS6-2#TRMPBF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4.03 查看
英偉達

英偉達

NVIDIA(中國大陸譯名:英偉達,港臺譯名:輝達),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美國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早期專注于圖形芯片設計業(yè)務,隨著公司技術與業(yè)務發(fā)展,已成長為一家提供全棧計算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開發(fā)CPU、DPU、GPU和AI軟件,為建筑工程、金融服務、科學研究、制造業(yè)、汽車等領域的計算解決方案提供支持。

NVIDIA(中國大陸譯名:英偉達,港臺譯名:輝達),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美國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早期專注于圖形芯片設計業(yè)務,隨著公司技術與業(yè)務發(fā)展,已成長為一家提供全棧計算的人工智能公司,致力于開發(fā)CPU、DPU、GPU和AI軟件,為建筑工程、金融服務、科學研究、制造業(yè)、汽車等領域的計算解決方案提供支持。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