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為了這部手機,我們等了整整“175年”

2020/12/31
59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天下光學出蔡司。

在攝影圈,有一萬個攝影師,就有一萬種信仰。

但無論是誰,都永遠不會質疑蔡司。

自從 1846 年,30 歲的卡爾·蔡司(Carl Zeiss)在德國耶拿(Jena)成立他的精密光學儀器加工廠,這個名字就成為了全球光學和影像業(yè)的一個傳奇。

每一片蔡司鏡片,都代表優(yōu)秀的精密做工,絲滑的合焦手感,"刀銳奶化"的完美成像質量。甚至在天文望遠鏡、芯片光刻機等對有著極限要求的專業(yè)領域,蔡司也一直是第一選擇。

在手機拍照日益普及的當下,擁有一部蔡司鏡頭的專業(yè)級拍照手機,同樣也成為了無數人的夢想。

2004 年,蔡司曾與諾基亞合作共同推出多款產品,諾基亞 808 和 Lumia 1020 等機型甚至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拍照手機"。

但在那個時代,從傳感器、模組設計、系統(tǒng)性能到圖像增強,整個手機影像系統(tǒng)的軟件硬件性能都還極為落后,無法為蔡司提供充分發(fā)揮的空間。

隨著諾基亞的黃金時代落幕,近幾年來,蔡司更是暫時淡出了手機影像領域。

現在,夢想終于照進現實。

2020 年 12 月 17 日,蔡司與 vivo 共同官宣,達成全球影像戰(zhàn)略伙伴。

12 天之后,雙方聯合研發(fā)的首款落地產品:vivo 專業(yè)影像旗艦 X60 系列,在昨天(12 月 29 日)正式發(fā)布。

這是一次將深刻影響手機影像行業(yè)趨勢的合作。

也將為我們帶來 175 年來,最值得期待的一部拍照手機。

在整體配置上,vivo X60 Pro 擁有一款時尚旗艦級手機的強大水準,包括但不限于:

厚度 7.5 毫米,重量 178 克的極致輕薄;

綢面 AG 工藝+新秩序雙色云階+時尚 Choker 項圈的時尚優(yōu)雅;

120Hz 刷新率+240Hz 觸控采樣率的前后 3D 曲面屏幕;

搭載最先進 5nm 工藝的三星 Exynos 1080 處理器

5G+WiFi 6 增強的可靠通信性能;

首發(fā)搭載的 vivo 全新次世代操作系統(tǒng) OriginOS。

但最大的亮點,依然是它的影像系統(tǒng)。

目前,天塞(Tessar)鏡頭、T*鍍膜以及 Biotar 人像風格這三項"蔡司專屬"的殺手锏,都已經在 X60 系列上投入應用。

1、天塞鏡頭

影像行業(y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用最簡單的設計結構,得到最優(yōu)秀的影像效果。

蔡司 1902 年推出的天塞鏡頭,就是這樣一個奇跡。

它只用了簡單緊湊的 3 組 4 塊鏡片,就實現了極高的成像質量、銳利度和立體感,同時具有高解像力、高反差、小畸變、重量輕的優(yōu)勢,配合 T*透膜甚至能實現高達 99.7%的透光率。

100 多年來,天塞已經成為有史以來,生產量最大的攝影鏡頭,而且全世界幾乎所有鏡頭廠商都借鑒它的設計,生產了超過 400 種的變形品種鏡頭。

現在,手機內部空間越來越小,對成像質量的要求卻起來越高,具有極簡結構和極高性能的天塞也成為了最適合手機的鏡頭結構。

而 X60 系列手機的攝像頭,正是借鑒了天塞鏡頭的標志性鏡頭結構設計,而且無論是工藝精度還是光學性能,都達到了合格的蔡司天塞鏡頭品質,從而大幅校正了像差,提升了分辨率和清晰度。

2、T*鍍膜

對我們來說,各種眩光和"鬼影",都是拍攝影像時最頭疼的問題之一。

而 T*鍍膜這個蔡司工程師亞歷山大·斯馬庫拉 1935 年的發(fā)明,可以大幅提高鏡頭透射率,減少眩光,顯著提高圖像質量。

直到現在,它依然是光學設備最先進的鍍膜技術之一。但由于手機鏡頭為了減輕重量,大多采用樹脂材料,而在樹脂材料上鍍膜存在較大難度,所以鍍膜技術一直較少見于手機鏡頭。

但這一次,vivo X60 系列的旗艦產品,在智能手機上首次采用了 ALD 納米晶鍍膜工藝,從而實現了蔡司 T*鍍膜的要求,最終將鏡頭中心區(qū)域的光線反射率降低 50%,邊緣區(qū)域的反射率降低 87.5%。

3、蔡司 Biotar 人像風格

把照片拍清楚是技術,把照片拍出味道是藝術。

Biotar 是一支極具傳奇色彩的蔡司鏡頭,其最初設計可追溯到上個世紀,在問世的幾十年里,一直被世界各國的專業(yè)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追捧。

這支鏡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中心人物清晰的同時,焦外虛化呈現出渦旋的、醒目的、夢幻的超現實人像攝影效果。

而 vivo X60 系列通過重新構建空間深度和光斑模型,再現了經典蔡司 Biotar 鏡頭的夢幻的旋轉虛化效果,讓人像照片更加具有獨特風味。

當年,蔡司與諾基亞的合作,其實只停留在諾基亞使用"蔡司認證鏡頭"層面。

而現在,三大殺手锏同時在 X60 Pro 上落地,則意味著蔡司與 vivo 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

按照官方信息,蔡司會為 vivo 提供影像系統(tǒng)設計、光學工程和質量標準的專業(yè)知識,與 vivo 共同打造完整的"vivo 蔡司聯合影像系統(tǒng)"。

在這個系統(tǒng)中,vivo 自身的影像技術積累,也同樣重要。

當前,手機拍攝已經進入"計算攝影"時代,一個手機影像系統(tǒng)的性能好壞,是光學、感光元件、芯片算力、系統(tǒng)、算法、應用等多個領域全面協(xié)同的結果。

而 vivo 多年來一直基于消費者的需求洞察,專注影像底層技術研發(fā),持續(xù)引領著整個手機影像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方向。(參見:《深入技術底層的 vivo 手機,如何打造影像核心賽道?》)

2020 年 6 月發(fā)布的 X50 Pro 上,vivo 甚至突破性地實現了"微云臺防抖"方案:

通過獨創(chuàng)的異形結構堆疊方案,在已經極度擁擠的手機內部擠出空間,讓攝像頭的鏡片和傳感器成為一個整體,共同進行運動補償,從而實現比傳統(tǒng) OIS 更強大的光學防抖能力。(參見:《微云臺:這個技術正在重新定義手機防抖》)

所以,不但蔡司為 vivo 帶來了光學硬件與技術的巨大提升,vivo 在其他手機影像領域的經驗技術積累,也是雙方的戰(zhàn)略合作不可或缺的基礎,甚至能反哺于蔡司其他領域的發(fā)展。

在 X60 系列上,我們也看到了 vivo 自身影像技術的推陳出新。

在硬件上,X60 系列全系標配了第二代的微云臺穩(wěn)定器,從而實現了 f/1.48 的超大光圈,較上一代產品的進光量,提升了 16.8%。

同時,通過采用精度更高的 AOA 組裝工藝,精確調整及控制多組件間的同軸性、傾斜及間距等方案,也有效改善了大光圈鏡頭的邊緣像差。

這意味著,X60 系列手機的成像更加穩(wěn)定清晰,夜景下也能獲得較長的曝光時間,進一步提升暗光影像體驗。

在軟件上,X60 系列對 vivo 的自研 AI 降噪算法也進行了優(yōu)化升級,ISO 感光能力較上一代產品提升了三倍。即使是在極暗的環(huán)境下,也能夠拍攝出亮度更高、噪點更少的影像。

此外,在全場景夜景、電影級視頻、運動抓拍、全場景智慧影像等場景中,也有更優(yōu)異的表現。

整體來說,蔡司的光學積累,加上 vivo 的影像技術,X60 系列真的帶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

這種變化,不會在像素數量、應用功能豐富度等方面直接體現,但卻會深入改變影像的畫質細節(jié),更加清晰、銳利、有層次、有更豐富的色彩、更少的炫光、更自然的虛化,讓我們拍出來的照片和視頻不但好看,而且耐看。

蔡司與 vivo 的合作,也有可能成為整個手機行業(yè)趨勢演變的一個里程碑。

隨著市場競爭格局越來越集中,手機品牌之間的競爭,除了考驗各自的技術、供應鏈、渠道等內部管理能力,也越來越"生態(tài)化"。聯合與自身品牌調性相符的上下游伙伴甚至是跨界品牌,形成向外擴張生態(tài),已經越來越普遍化。

而作為手機行業(yè)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所有手機品牌都在影像體驗上不遺余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俫卡與 vivo+蔡司,這兩個案例的先后落地,必將牽動其他手機品牌的全面跟進。

無論是哈蘇、施耐德,還是佳能、尼康,乃至更多傳統(tǒng)相機行業(yè)的大廠,都有可能在 2021 年,與中國手機品牌達成合作落地。

不久前甚至有坊間傳言稱,華為和徠卡的合作已經到期,并已有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與徠卡展開接觸,但未獲官方證實。

說句實話,在接下來的內卷"拉郎配"里,有多少廠商能復制華為和 vivo 的成功,真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毫無疑問,無論是光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品牌影響力,外部合作的達成,都確實能為手機品牌帶來增量。但歸根結底,手機廠商自身的影像實力才是根本。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起這件事,他的第一反應是:"跟手機的合作,蔡司和俫卡哪個更強?"

我說,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還是 vivo 和華為各自的廚藝發(fā)揮。

華為與 vivo 不是因為跟徠卡、蔡司合作才強大,而恰恰是因為它們本身已經足夠強大,才最終能達成這樣的強強合作。

甚至,還需要兩個品牌之間的理念契合。

比如,與蔡司的合作背后,vivo 采用了行業(yè)領先的制造技術以提高裝配和制造精度,確保光學系統(tǒng)的成像性能準確再現設計規(guī)范,符合嚴格的質量標準;并運用自身技術對圖像的銳度和清晰度進行增強,獲得更精確的顏色,全面提高了整體成像質量。

正是基于這些努力,蔡司才沒有簡單地向 vivo"賣認證",而是認同它為可以攜手的戰(zhàn)略伙伴。

"我們奉行同樣高質量的標準,并懷抱同樣的理想,不斷前進,努力為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在 X60 系列的發(fā)布會上,蔡司全球消費者光學事業(yè)部總負責人 Joerg Schmitz 如此表示。

所以,即使華為和 vivo 都為其他品牌提供了成功的學習范例,但由于它們自身在手機影像上的技術積累不同,以及對于改善用戶體驗的態(tài)度差異,大多數廠商依然很難簡單復制兩大品牌的成功模式。

當然,不論如何,對于整個中國手機行業(yè)來說,這樣的合作都是好事。

這些年來,以華米 ov 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在移動影像領域建立起了一條中國領先的科技賽道,無論是多攝像頭、柔光美顏、潛望變焦,升降鏡頭還是微云臺,中國手機廠商們都已經在一次又一次引領全球手機影像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

而伴隨更多的合作落地,中國手機軍團將進一步拓展我們的生態(tài)版圖,在這個賽道上的集體優(yōu)勢會得到進一步鞏固。

希望這一天能盡快到來。

vivo

vivo

vivo是一家以設計驅動創(chuàng)造偉大產品,以智能終端和智慧服務為核心的科技公司。

vivo是一家以設計驅動創(chuàng)造偉大產品,以智能終端和智慧服務為核心的科技公司。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