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 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
    • █ 數據中心的建設
    • █ 什么是PPP、BOT、EPC?
    • █ 結語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數據中心到底是如何建設的?

2022/03/03
261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

上期文章,我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數據中心的發(fā)展歷程和內部構造。今天,我再補充一點內容,給大家說說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

在介紹建設過程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數據中心的服務提供商。

█ 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

數據中心雖然是基礎設施,但不完全屬于國有。它也可以是民營,由私企建設和運營。但是,根據國家法規(guī),必須持有互聯(lián)網數據中心經營許可證,才能夠提供數據中心服務。

一般來說,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分為三類公司。

第一類,是電信運營商,也就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

他們是大型國企,資金實力雄厚,人才云集,手里的資源很多,基建經驗豐富,是國內數據中心市場的主導力量。

以中國電信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IDC服務提供商,他們擁有794個數據中心,50多萬個機架,數量最多,分布最廣。

第二類,是云計算服務商,例如阿里、騰訊華為等。

這些服務商本身就開展云計算業(yè)務,所以自建或合建了大量的數據中心。他們對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營都非常專業(yè),技術實力雄厚。

以阿里為例,他們在全球25個地域部署了上百個云數據中心,在張北、河源、南通、烏蘭察布、杭州等地擁有多個超級數據中心,投資數千億。

圖片來自“時代周報”

第三類,是專業(yè)從事數據中心的第三方服務商,例如萬國數據、世紀互聯(lián)、光環(huán)新網、寶信軟件、中金數據、奧飛數據、數據港等。

他們通過自建數據中心或者租用運營商數據中心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不受限于單個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及地域限制,能夠提供相對均衡的網絡出口。同時,他們的服務更為靈活,擅長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

根據銷售方式的不同,第三方數據中心又分為零售型數據中心和批發(fā)型數據中心。

零售型數據中心面向中小型互聯(lián)網公司、一般企業(yè)等客戶,提供相對標準化的服務器托管服務及網絡帶寬服務。而批發(fā)型數據中心,面向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云計算廠商或電信運營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一般以模塊為最小出租單位。

█ 數據中心的建設

說完數據中心的服務提供商,我們就可以看看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了。

數據中心的建設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且需要極強資源整合能力的工程。按照時間軸順序,數據中心建設不可避免的包括如下的一系列專業(yè)項目:

1、選址;

2、土地、電力、水、能評、環(huán)評等;

3、可行性研究

4、項目立項;

5、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6、工程施工總包招標采購,以及監(jiān)理招標采購;

7、專業(yè)分包的包界劃分,工程分包商采購和主要設備采購;

8、土建;

9、機電安裝;

10、設備調試;

11、驗收交付。

數據中心選址階段,這個就不用說了,各個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外部條件(氣溫、地質、自然災害、電力資源、能耗指標),進行數據中心的選址規(guī)劃。

早期的時候,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對數據中心的部署方式要求是“兩地三中心”。

所謂“兩地三中心”,就是生產數據中心、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這種模式下,兩個城市的三個數據中心互聯(lián)互通,如果一個數據中心發(fā)生故障或災難,其他數據中心可以正常運行并對關鍵業(yè)務或全部業(yè)務實現(xiàn)接管。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兩地三中心”的要求逐步演變?yōu)?ldquo;異地多活”。

“異地多活”,顧名思義,就是在多個地點建設多個數據中心,數據能夠在三個及以上的數據中心之間進行雙向同步。這是一種高可用部署架構,抗風險能力極強。

選址之后,完成環(huán)評、可行性報告之類的工作,成功立項,然后就可以開始進入設計階段了。

圖片來自網絡

數據中心的設計非常復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也會使用到大量的專業(yè)設計工具。

數據中心的規(guī)劃思路

設計工作既包括樓宇和園區(qū)總體概念設計,也包括數據中心各個子系統(tǒng)的詳細設計,需要輸出每個細節(jié)的設計規(guī)劃和施工圖,方便后續(xù)的施工。

設計完畢之后,就進入了真正的施工階段。

施工過程就不一一介紹了,無非就是土建施工、配套設備設施安裝,主設備設施安裝調測等。

施工過程的每個細節(jié),國家都有對應的標準進行規(guī)范和約束。凡是正規(guī)的施工單位,基本上都能滿足要求。

幾項常見施工的步驟

等一切都完成之后,業(yè)主會組織進行各類檢查和驗收。驗收完成后,數據中心正式啟用,轉入運維階段。

█ 什么是PPP、BOT、EPC?

傳統(tǒng)的工程建設模式,對業(yè)主來說非常復雜。業(yè)主不僅要組建包含各類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施工團隊,還要面對極為復雜的施工流程,工作繁瑣,時間周期長。

正常來說,沒有哪個業(yè)主會自己包辦所有的工作。他們會進行招標,選擇合作伙伴,完成各項建設工作。數據中心落成后,部分客戶也會選擇將數據中心后續(xù)的運維服務交由第三方來負責,減輕自己的負擔。

近年來,我們國家基建項目很多。為了方便快速施工和交付,就有一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其中包括了PPP、BOT、代建模式、項目管理模式等。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采取競爭性方式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xié)商原則訂立合同,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

其次是BOT模式,即Build-Operation-Transfer(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yè)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

上面這兩種模式,一般適合于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往往是政府操作用于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其項目特點往往是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報慢,對于獨立IDC運營商建設數據中心來說并不合適。

建設數據中心的話,現(xiàn)在最流行的是代建模式和EPC。

代建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業(yè)主招標找一個專業(yè)的代建單位,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和建設施工。建成后,交給業(yè)主,業(yè)主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

EPC的名氣就更大了。它的全稱,叫做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就是“設計-采購-施工” 。(小棗君注:核心網里也有一個EPC,是網元名稱,和這個是兩回事。)

EPC,也被認為是一種“交鑰匙(Turn-key)”模式

它是一種總承包模式,業(yè)主將建設工程發(fā)包給總承包單位,由總承包單位承攬整個建設工程的設計、采購、施工,并對所承包的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等全面負責。

最終,總承包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一個符合合同約定、滿足使用功能、具備使用條件,并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建設工程。

大家如果搞過裝修的話,就知道,裝修里面有包清工、半包、全包等模式。EPC的話,就有點像全包。裝修公司全部幫你搞定,既省心,又省事。

費用方面,雖然EPC并不一定是最便宜,但采用EPC模式,業(yè)主的成本風險也會小很多。招標EPC總承包后,業(yè)主的費用是預期的。由設計、采購以及協(xié)調失誤造成的費用風險,都是EPC總承包商承擔。

大型的總承包方可以綜合調動資源,把全國各地項目零星的設備采購需求匯總后,進行集采談判,通過規(guī)模來進行價格和供應鏈控制,從而控制總投資并能實現(xiàn)EPC合同的低報價,實現(xiàn)業(yè)主和EPC總承包商的合作雙贏。

█ 結語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數據中心建設的一些基本介紹。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

1、數據中心建設一般流程及行業(yè)標準要求,搜狐網;

2、我國IDC發(fā)展迎來新高潮,EPC模式讓建設更高效,藍汛;

3、如何采用EPC模式實現(xiàn)快速交付,IDC圈;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通信行業(yè)知名新媒體鮮棗課堂創(chuàng)始人,通信行業(yè)資深專家、行業(yè)分析師、自媒體作者,《智聯(lián)天下:移動通信改變中國》叢書作者。通信行業(yè)13年工作經驗,曾長期任職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從事2/3/4G及5G相關技術領域方面的研究,曾擔任中興通訊核心網產品線產品經理、能力提升總監(jiān)、中興通訊學院二級講師、中興通訊高級主任工程師,擁有豐富的行業(yè)經驗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