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蜂巢能源的飛疊技術
    • 鹽城飛疊基地:電動汽車未來的制造中心
    • 市場影響和未來展望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蜂巢能源:能源企業(yè)如何解鎖電動汽車市場的未來?

2023/09/27
147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2023年1-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突破了537.4萬輛,市場滲透率已連續(xù)四個月超過30%。動力電池行業(yè)也開始迎來更多的差異化需求,涵蓋了EV(純電動汽車)、PHEV(插電混合動力,含增程式)等不同類型的車輛。2023年,每家電池企業(yè)都在努力跟隨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蜂巢能源也不例外,圍繞飛疊技術和優(yōu)秀的電池制造能力,努力往前。這次我又來到了鹽城的飛疊短刀基地,再次探訪這個先進的電池制造基地。對電池制造企業(yè)而言,關鍵在于如何快速響應市場對電池性能和個性化需求的變化。這將決定誰能夠握住市場增長的關鍵"密碼"。

蜂巢能源的飛疊技術

在這個關鍵時刻,蜂巢能源公司引領著電池技術的創(chuàng)新浪潮。飛疊技術已經成為電池制造的一項重要突破,具有以下特點:

●??高效率生產:飛疊技術將電池組件的制造速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每分鐘可生產大量電池。

●??提高能量密度:蜂巢能源的電池產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為電動汽車提供更長的續(xù)航里程。

●??極佳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飛疊技術確保電池內部結構的穩(wěn)定,提高了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同時減少了安全風險。

鹽城飛疊基地:電動汽車未來的制造中心

蜂巢能源的鹽城飛疊基地是該公司的驕傲之作。這個全球首個飛疊量產應用基地展示了飛疊技術的潛力。基地分兩期建設,包括9條飛疊電芯產線和9條相應的模組PACK產線,主要生產62Ah、90Ah和142Ah等主流短刀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性價比方面具有巨大優(yōu)勢,并為吉利、長城、Stellantis等主要汽車制造商提供大量供應。

蜂巢能源的飛疊技術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解決了傳統疊片過程中的一系列難題,如隔膜褶皺、極片掉粉、錯位等。該技術采用了多種先進工藝,包括熱復合、激光直焊、0.35mm鋁殼和圓形光斑焊接,同時實現全自動化和AI智能化生產模式。這使得單條電芯產線的生產效率達到每分鐘24支短刀電池,大大超越了國內主流的疊片生產線。

市場影響和未來展望

蜂巢能源的創(chuàng)新已經改變了電池制造市場,提高了產能和產品質量。飛疊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市場的發(fā)展,滿足更大規(guī)模市場對高效、高質量、高性價比電池的需求。蜂巢能源已經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取得驕人成績,為可持續(xù)出行和清潔能源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蜂巢能源公司的成功不僅影響了電池制造業(yè),還為電動汽車市場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可能性。作為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蜂巢能源將繼續(xù)引領行業(yè)的發(fā)展,為未來的清潔能源出行提供更多創(chuàng)新和解決方案。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據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NE555DR 1 Texas Instruments Single Precision Timer 8-SOIC 0 to 70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0.45 查看
LTC6995HS6-1#WTR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LTC6995HS6-1#WTRPBF
$3.73 查看
A4970SLBTR-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ler, 1A, PDSO24, LEAD FREE, MS-013AD, SOIC-24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4.16 查看
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yè)部,2018年注冊成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從長城汽車剝離獨立,2021年改制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江蘇常州,是專業(yè)鋰離子電池系統提供商,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芯、模組及電池包及儲能電池系統,并可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提供動力電池及儲能產品整體解決方案。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yè)部,2018年注冊成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從長城汽車剝離獨立,2021年改制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江蘇常州,是專業(yè)鋰離子電池系統提供商,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芯、模組及電池包及儲能電池系統,并可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提供動力電池及儲能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筆者 朱玉龍,一名汽車行業(yè)的工程師,2008年入行,做的是讓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學的是測試和電路,從汽車電子硬件開始起步,現在在做子系統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汽車產業(yè)雖然已經被人視為夕陽產業(yè),不過我相信未來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車仍是實現個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車電子電氣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與同行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