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Stellantis Software Day的材料,我有個感覺是,目前來看全球汽車企業(yè)都已經確認了軟件能力是汽車企業(yè)在下一個10年競爭的關鍵,也是品牌區(qū)隔的核心。所以這次Stellantis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增加軟件平臺和專業(yè)能力,努力追隨Tesla的腳步(衡量成功的軟件平臺的Gold Box)。
▲圖1.Stellantis Software Day介紹材料
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拆解和論述,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細節(jié)。
備注:從2022年開始,光談EE架構不談軟件的汽車企業(yè)就Low了。
▲圖2.Stellantis的軟件步伐概覽
Part 1、Stellantis 軟件戰(zhàn)略
Stellantis在去年底也是想明白了,電動汽車的發(fā)展本質是一個戰(zhàn)略轉型,消費者需要的是Stellantis所有品牌和車型,能夠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洪流,轉向軟件定義平臺的戰(zhàn)略。Stellantis手下一大家子,共有14個汽車品牌。
●美國:Chrysler、Dodge、JEEP和Ram
●歐洲:Citroen、Fiat、Opel和Peugeot
對于整車企業(yè)來說,軟件的核心問題是:怎么在下個時代還賣得動車?這個是和營收直接掛鉤的核心問題。
Stellantis的戰(zhàn)略目標是需要管理14個不同品牌的軟件需求,要跨越不同價格區(qū)間和細分市場,滿足從乘用車到商用車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一旦軟件平臺轉型完成后,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同時新增更多的收入(賣車的競爭力和潛在的訂閱服務)。當然對于汽車企業(yè)開發(fā)軟件的最大風險是,未來5年內的巨大的開發(fā)成本,還有能否干得出來的問題。
▲表1.Stellantis的軟件戰(zhàn)略
從多品牌的企業(yè)來看,未來80%的軟件平臺可以共享,20%需要為細分品牌進行單獨開發(fā)(和消費者群體的UI有關),因此核心的問題,必須要把軟件與硬件平臺解耦。在新時期這么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芯片供應鏈出現問題的時候,隨時有不同的芯片可以替換。
從收入估算來看, Stellantis做了一次分解,也是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對汽車軟件市場最大膽的預估:2030年超過200億歐元。
2021年實際有4億歐元收入——軟件業(yè)務有40萬訂閱用戶,而目前可收益的基數為1200萬輛(平均收入只有33歐元),至少現在的網聯汽車賺不到錢。
但是在2030年,可盈利的車輛將增長到3400萬輛,預計2030年的增量軟件收入將達到約200億歐元(每臺車平均收入為588歐元),或比目前的總額高出近17倍。
▲圖3.軟件開發(fā)平臺對于汽車企業(yè)來說和營收直接掛鉤
增長預計將來自于服務的增加、OTA的擴大和其他因素。從業(yè)務部門來看,主要包括:
●軟件服務和訂閱:
傳統的遠程信息服務,許多其他網聯服務正在出現。
●Feature On-Demand:
這是根據用戶需求而產生的軟件功能,例如音頻、Wi-Fi和流媒體音樂、Amazon的Fire TV。汽車公司和娛樂術公司簽訂的收入分享協議也會越來越多。
▲圖4.Feature On-Demand的解構
●DaaS(數據即服務)和車隊服務:
2022年部署的UBI(Usage-Based Insurance),可利用Otonomo來創(chuàng)造數據服務的收入。歐洲商用車隊中可挖掘空間比較大,包括在北美商用車隊領域也是很大一塊業(yè)務。
▲圖5.UBI的附加值
●車輛定價和轉售價值:
這是一個間接影響,車主以后會發(fā)現OTA、ADAS、信息娛樂和網聯等更新的功能會提高二手車賣車的價格,這也是產生軟件收入的一個因素。
●使用、服務留存率和交叉銷售:
這是另一個間接因素,便利性和節(jié)約成本是基本要素,在服務留存率方面有超過10%的增長。
Part 2、軟件技術平臺
從目前來看,Stellantis正在開發(fā)三個技術平臺,和我們講的三域架構有點類似,只不過不光是圍繞域的問題,而是圍繞STLA Brain的靈魂問題。Stellantis的4個電動平臺上規(guī)劃了那么多車,如果沒有軟件和迭代作為支撐,賣那么多就是一種空想。
▲圖6.車載大腦、座艙和自動駕駛
Stellantis圍繞自己來做的東西,主要是車載計算平臺——這塊是一個分層的軟件和硬件框架,包括基于云和移動設備的連接。整體核心,是涵蓋了車載Conmputer HPC和Zonal控制器兩塊。
▲圖7.軟件層包括頂層的應用程序和軟件平臺,如中間件、操作系統和“Safety RT OS”
STLA Brain平臺中使用SOA架構,把整套網絡架構組合成為自己要做的核心事物。從邏輯來看,這個時間點大概在2024-2025年,時間點其實很快了!
▲圖8.現在已經不說架構了,而是把架構和軟件打包在一起,成為大腦
STLA SmartCockpit,提供從娛樂和導航到語音助手、電子商務和支付服務等信息娛樂功能。2021年5月,和富士康成立Mobile Drive合資公司,合作進行平臺開發(fā)(簽署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建立伙伴關系),SmartCockpit是要把汽車變成一個個性化的生活空間。將基于觸摸、語音、視線和手勢等傳感器的組合與車輛進行交互。而且在底層方面,兩家也會設計一系列半導體產品,覆蓋Stellantis的80%的半導體需求,升級其目前的設計和生產技術。新芯片還將降低復雜性,簡化供應鏈,同時提高硬件平臺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速度。
▲圖9.座艙和智能駕駛成為了超級應用分支
STLA Auto Drive,分兩個階段實施,ADAS和AV,目前圍繞供應商已經擁有L1和一些L2 ADAS能力,ADAS能力將通過OTA定期升級,L2+和L3的那部分與BMW共同開發(fā)(2018年開始就通過FCA與寶馬合作),L3功能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
L4以上的部分,Waymo已經用Chrysler Pacifica在鳳凰城進行了Robotaxi測試,并在多個地點進行貨運,Stellantis的Chrysler品牌已經與Waymo合作了五年多。Pacifica一直是并且仍然是Waymo的主要車型之一。2022年,Stellantis和Waymo將使用Stellantis的商用車進行AV開發(fā)。
▲圖10.智能駕駛方面的合作關系
小結:
這個戰(zhàn)略要籌劃4500人的團隊,來進行這么個事情,并且要改造1000人部署在新工作上。我感覺在2022年開始就能看到所有整車企業(yè)對于軟件人才的訴求,這個投資力度在全球范圍內來說都不小。